·[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品牌/理念

吉林:从“旅游度假城市”到“旅游文化名城”

时间:2016-03-10 09:04:43  来源: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2015年,吉林市提出了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旅游文化名城”的提出,不仅与此前的“旅游度假城市”一脉相承,更是对吉林市旅游文化内涵的强化与丰富。“旅游文化名城”,不仅成为了吉林市的核心定位之一,也进一步明确了吉林市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开展合作的基础和未来担当。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吉林市深入挖掘厚重、丰富的历史、自然、人文资源和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时尚范儿”。

转型升级:积淀与传承同行

吉林市,一座集“中国最有魅力城市”和“十大休闲城市”“最适宜投资城市”等荣誉于一身的活力都市。

除了活力,吉林市还有积淀和传承,是久负盛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吉林市就有人类劳动和生息。在两千多年前,即公元前200年,夫余前期王城就建于今吉林市龙潭山、东团山一带。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到唐代,龙潭山上建立了北方军事重镇“山城”,渤海王国直辖的涑州州治和长岭府也建于此;辽金时代吉林地区为东京道的涑州、长白郡及上京路会宁府管辖;明代吉林地区尤其是松花江东岸为海西女真族及其乌拉部的定居地。在此期间,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厂,有著名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为证;清代在此建有“吉林乌拉城”,开设造船厂,置水师营,建官衙、寺庙、学校,是清朝东北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清圣祖康熙皇帝先后两次东巡吉林乌拉,并留御制诗《松花江放船歌》;清乾隆皇帝也曾东巡吉林,并敕建吉林文庙。清政府还修建了北山古庙群和小白山望祭殿等。清光绪33年,又将吉林市定为省会所在地。

吉林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四季分明,春有开江鱼美食节,夏有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秋有红叶白桦节、冬有雾凇冰雪节。民族众多,有汉、满、朝鲜、回、蒙古等35个民族生活在吉林市。特别是以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厚传统,特色鲜明,成为吉林市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宝贵财富。吉林雾凇,是上天赐给吉林市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优良的雪质和宜人的气候环境,北大壶、松花湖滑雪场使吉林市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度假胜地”、“滑雪天堂”;神农庄园和圣德泉为代表的温泉养生休闲旅游,以生态农业观光为基础,以满族文化风情为底蕴,以温泉休闲养生度假为主打,迅猛崛起,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引领,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依托丰富的山、水、湖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以圣鑫庄园、亚东王府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做大做强,影响力日益扩大。

积淀与传承同行,机遇与挑战并存,吉林市周边的发展环境不容忽视——国内旅游广泛兴起,传统的团队观光游逐步被多元的旅游方式所稀释,旅游客源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情况下,吉林市将如何实现突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

破题之路:优势与举措并重

旅游吸引力的本质在于差异化。告别“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代,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

在国家发布《国民休闲计划纲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有利形势下,吉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要进一步挖掘、梳理、整合我市各类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四季分明,‘易推广、有印象’的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这是吉林市发展真正破题的启蒙思维,也是吉林市旅游产业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开端。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可以说是处在东北腹地、长白山脉腹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的重要位置上,是东北亚经济圈的几何中心。这些先天的区位优势,给吉林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有利条件。2014年以来,吉林市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联合延吉、珲春、图们三地,整合特色王牌旅游资源,联手打造的夏季避暑休闲度假“黄金三角”和冬季雾凇冰雪温泉“白金三角”旅游产品及精品线路,成为了东北经典旅游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吉林市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4年以来,吉林市不断加大旅游推介和营销力度,“吉祥行、四季行、吉林市行”主题宣传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四大气象奇观”营销峰会、“韩屯现象”研讨会引得广泛关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座谈讨论时,十分关切吉林旅游“白雪换白银”效应的话题,使吉林市雾凇冰雪旅游品牌再一次成为全国瞩名的焦点。吉林至北京的“松花湖号”、吉林至宁波的“雾凇号”旅游列车的冠名开通,成为了吉林市的流动宣传载体,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对外影响力。吉林市与桂林、上海、河南等地分别打造的“南游桂林,北游吉林,寒来暑往,富桂吉祥”、“海誓山盟”、“豫见吉林”等线路推介会,成为了业界旅游营销的亮点,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关于加快建设旅游业支柱产业实施意见》;吉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到省市,为吉林市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激发吉林市旅游业发展活力和潜力、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吉林市委、市政府将目光瞄向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旅游文化。为祝贺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吉林市隆重举办,丰富2015中国吉林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内容,更好地宣传和展示美术江城、书法吉林的城市文化内涵,以“金鸡”为题材的薛贵良中国画作品展浓重渲染了艺术氛围。电影节期间,首部本土电影《松花湖上》将在刚刚落成的人民大剧院举行首映礼。随着电影《松花湖上》的传播,为吉林市向旅游文化名城转型的整体战略规划创造了良好契机,带动和辐射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突显文化元素,增强文化底蕴。2014年以来,吉林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深厚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和饮食文化。第十届开江鱼美食节就是兼具旅游品牌建设和城市推广意义的美食文化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吉林市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吉林市还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观光、体验、节庆等文化旅游项目;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发展踏线采风、康体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开发主题文化旅游路线、主题文化景区景点、主题文化旅游节会,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结合起来,营造让游客流连忘返的一方乐土。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吉林市还依托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培育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吉林市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暨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5)将尽快实施规划编制……至此,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吉林市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的转型升级大幕全面拉开。

长远发展:规划与思考共进

2015年,吉林市接待旅游者3808.57万人次,同比增长17.11%;实现旅游收入542.14亿元,同比增长25.88%。吉林市现有旅行社100家(其中出境社12家,入境社88家);星级饭店21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13家,二星及以下4家),各类饭店总床位数已达到10万余张;A级旅游景区(点)25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5个,2A级以下11个);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50家(其中4A级9家,3A级9家,2A级以下32家);全市导游员4500名,直接从业人员约12200人。

数据为证,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吉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以“旅游文化”思路兴城切实可行。但如何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需要进行前瞻性的规划、思考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初见成效的“旅游文化兴城”思路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坚定的“道路自信”,首先,就要对吉林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找准困难瓶颈,科学提出“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明确具体任务与发展重点,保证未来5年旅游业发展科学稳步地驶入快车道。

其次,要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一是要重点发展一个核心。将吉林市城区建设成为集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休闲中心、商务服务中心于一体,“宜游、宜居、宜业”特色突出的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商业服务区。二是要建设一个龙头景区。将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带动吉林市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整体提档升级。三是要打造一条风情旅游带。建设好包括城区清水绿带在内的“一江三湖”风情旅游带。四是要构建两大旅游经济区,即南部以松花湖分景区、朱雀山公园为核心的松花湖旅游经济区;北部以乌拉街雾凇岛景区为核心的雾凇岛旅游经济区。五是要重点打造12个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旅游产品,即万达广场文化园、吉林市歌舞剧院专场文艺表演等。六是要重点规划发展12个旅游景区,重点规划发展松花江城市风光旅游线、乌拉街雾凇岛旅游区、万科松花湖旅游度假区、红石森林公园、拉法山养生康体度假区等。七是要重点规划建设12个特色旅游镇(村),重点规划建设乌拉街、北大壶、庆岭、阿拉底特色旅游镇(村)等。

吉林市旅游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建议,要组建与扶持综合型旅游集团,引进实力强的旅游企业,参与保护性开发松花湖、北大壶、朱雀山、乌拉街、小白山等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尤其是加快推进雾凇岛景区建设,使其成为雾凇观赏景区品牌。同时,建议把旅游综合体项目列为全市重点工程,加紧加快完成建设任务;鼓励特色旅游景区、旅游中介服务公司、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等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培育形成优势互补、服务现代化的吉林市旅游产业集群;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线路开发、扶持旅游龙头企业以及奖励等方面,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数次成功的营销推介活动证言:吉林市围绕“吉祥天佑、林碧水秀”这一总体形象定位,全面打造“吉祥行、四季行、吉林市行”四季旅游品牌,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市场一体化,积极开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旅游市场;拓展东北亚、东南亚、港澳台等市场,积极开拓日本、韩国、俄罗斯等邻国会展、养老、时尚运动专项市场,完善英、俄、日、韩等多语种网络营销平台,开展战略性国际合作,使吉林市走向世界。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依据新定位谋划发展,运用大视野谋定创新,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吉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向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最新信息

  第七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将[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