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乌兰浩特:打造“文化城市”名片提升“软实力

时间:2017-04-05 10:40:08  来源:兴安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梁子晶

京东大鼓唱出母慈子孝、相声表演贴近百姓生活、朝鲜族舞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日前,乌兰浩特市“送文化下乡”活动在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一开场,就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作为乌市“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乌市文化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乌市文化事业围绕全市中心任务,以满足全市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手段,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红城文化节”“青少年春晚”“环洮儿河自行车赛”等节庆赛事活动,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大背景下发展,文化红城,已经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公共文化舞动群众美好生活

“红城文化节”作为乌市开展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为了确保广大城乡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乌市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备受群众喜爱的拉场戏,已经成为乌市大大小小的舞台上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表演形式。

“一只孤雁往南飞,一阵凄凉一阵悲。雁飞南北知寒暑,二哥赶考不见回……”浓郁的曲调、经典的唱词,杨秀杰轻声哼唱着拉场戏《回杯记》选段。杨秀杰今年72岁,是乌市拉场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拉场戏一般都是三人或者三人以上,有人物、有情节、有说有唱,唱腔以二人转为主,曲牌有红柳调、靠山调等等。”说起拉场戏来,杨秀杰老人如数家珍——

2013年,“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以普及推广拉场戏为主线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取得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资格;2015年,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合格……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乌市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终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情怀

“参加这个展会真是太高兴了,能够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柏开花由衷地说。

2016年6月29日,在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兴安盟展区上,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奥日雅玛拉”刺绣传承人柏开花十分高兴,在她自己的小展区内,蒙古族服饰及其他刺绣类工艺品都摆在醒目的位置。

加强文物、非遗保护工作,推动文化传承是乌市开展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乌市通过大力开展文物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向市民发放《文物保护法》及《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宣传册、宣传单,有效增强了基层群众文物保护意识。通过积极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乌市对辖区内4家有文物收藏的国有单位的400余件文物进行数据采集、网上登录;同时,还组织盟内文物专家,完成了乌市辖区内5家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鉴定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乌市目前完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戴沃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燕华、杨秀杰、柏开花、海虎5位传承人信息与口述史的影音录制工作。完成上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评书》《葛根庙叙事民歌》《成吉思汗庙祭祀》等6个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审核、文本撰写、专题片制作及申报工作。

最新信息

  岳阳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已[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