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容市貌/城市规划

呼和浩特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变资源润民生

时间:2025-09-25 14:44:37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

让城市会呼吸,让生活更宜居。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服务中心以“山、草、城、水”一体治理模式为核心,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自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通过三年攻坚,构建起“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交出了一份兼具生态效益与民生温度的“青城答卷”。

生态韧性显著提升,筑牢北疆水安全屏障。通过大黑河、小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呼和浩特构建起“一区二横六纵多点”流域蓄排体系,打造南部绿色生态屏障。如今,雨水资源利用能力达143.67万立方米/年,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提升至42.15%。新华西街等易涝路段通过透水铺装与排水系统协同作用,雨水汇流时间得到明显缩短。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绘就“城在绿中”新图景。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全市37个老旧小区完成海绵化改造,54个口袋公园融入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小草公园作为典型代表,以“最小干预”理念打造自然汇水系统,火山岩铺装与下凹绿地相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5%,成为市民晨练、遛娃的“天然氧吧”。

创新模式全国示范,绿色发展动能澎湃。呼和浩特探索形成北方半干旱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特色路径:大黑河通过再生水补给与生态修复,吸引赤麻鸭等20余种水鸟栖息,入黄水质稳定达标;公主府片区实施“污涝同治”,采用非开挖技术修复雨污水管道,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管道堵塞问题。

如今的呼和浩特,正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持续推进哈拉更、仕奇、公主府、呼钢四大示范片区建设,让“会呼吸的城市”更具韧性。从大黑河畔的候鸟翔集到市井里的雨水花园,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改善了水生态,更成为市民幸福感的“源泉”,为首府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水资源“弹性”动能。

最新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推荐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