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容市貌/城市规划

梧州:聚力建设“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时间:2025-09-24 13:37:43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9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梧州市“聚焦港产园联动,打造‘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相关情况。

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梧州市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西江黄金水道的比较优势,全力实施“东融”战略。锚定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的奋斗目标,积极对接大湾区产业体系,主动拓展大湾区市场,建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至2024年,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2025年上半年增长6.8%,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梧州市积极对接大湾区产业链,主导产业加快集聚。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工业项目405个,工业投资总额突破1700亿元,是梧州工业投资和大型工业项目开竣工最多的时期,全市50%的投资和37%的规上工业企业来自大湾区。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了5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14家企业进入“广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带动形成了多个竞争力突出的产业集群。以再生材料产业为例,其产品涵盖铅、锌、铜、铝、金、银、不锈钢、塑料等,产能达760万吨,2024年产值达633亿元。同时,梧州市加快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AI”行动,工业产业呈现出结构优化、量质齐升、发展较快的良好态势。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113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855亿元,年均增长12.7%,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01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梧州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西江是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的黄金水道,更是梧州经济的命脉。蒋连生说,梧州市提升扩容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畅连“两湾”的多式联运体系。目前梧州港千吨级以上泊位达到了45个,千吨级泊位数量增长率达36.4%;开工建设苍容高速、平岑高速、苍昭高速等连接大湾区的高速路网项目,完成了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一级航道的疏浚工程,开通了梧州至广州、香港等地的“五定班轮”货运航线,试运行防城港至梧州的货运专列,梧州港服务园区产业乃至大湾区和大西南市场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21年至202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2%,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9亿吨,提前1年实现“亿吨大港”目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从2020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24年的2.24亿吨,年均增长10.4%,连续刷新国内天然河流船闸过货量纪录。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梧州市增列为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园区是产业集聚、港口发展的重要支撑。蒋连生说,2022年梧州市对市本级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港口与园区结对服务”模式,突出园区主体强化“东融”招商,推动港产园一体发展成效突显。近年来,不锈钢、陶瓷等全产业链从广东转移到梧州的不锈钢产业园区和陶瓷产业园区,梧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全国不锈钢重要基地和“南国新陶都”。

西江生态治理和保护,是筑牢中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梧州对接和融入大湾区的具体行动。蒋连生说,梧州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纵深推进涉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污染等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建立跨地区“西江生态党建协作机制”,全力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梧州市森林覆盖率70.9%以上,连续25年稳居全区首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7%,排名全区第一;2021年以来,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前三十名,粤桂两省(区)交界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连续四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蒋连生表示,回望“十四五”以来的工作,梧州市走出了一条园区主体、港航支撑、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梧州市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统筹建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持续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加快建好广西东大门,努力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更多梧州力量。

梧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汪东明;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黄恩;梧州市副市长杨桢出席。新闻发布会还就梧州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期间梧州综合交通发展、梧州对接大湾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梧州六堡茶全产业链及茶文旅融合发展、首届中国再生新材料大会筹办情况、梧州推动“东融”成果惠及民生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最新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推荐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