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广告、活动、公关传播、战略合作及区域代理,请看网站下方相关介绍或致电010-62937502转60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新闻 > 聚焦

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超过200个 2014年想落地建设需迈三道坎(图文)

时间:2014-01-21 14:27:04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00192142188814481df80f.jpg 

时值年关辞旧迎新之际,智慧城市依然持续火热。无论是服务民生还是新技术应用,中国智慧城市决策者和参与者们都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寻找落地的路径。然而,面对新开启的2014年,智慧城市发展仍需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大数据战略

大数据需要去伪存真,否则便沦为大数字

说到智慧城市不得不涉及大数据。因为大数据在城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更不用说未来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城市食盐的销量来计算出人口的数量,因为食盐消费是刚性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们不会多吃盐,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也不会少吃盐,食盐的销量与人口数量是直接相关的。

大数据很重要,以至于成为2013年被透支使用的IT热词之一,然而中国企事业单位真正能懂得运用的又有多少?“现在IT热门词汇层出不穷,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这些词汇,其实IT技术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例如没有物联网的支撑,大数据中的数据都是死的数据,数据价值并不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如是说。神州数码大数据专家史文钊也认为,大数据不仅仅是海量数据的集合,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其背后真正的价值。近来,人们也开始反思大数据的真正含义,冷静思考大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尝试构建各种大数据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更是不断探索如何盘活已有数据存量,用好大数据增量,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

近日,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调查报告《是炒作,也是期盼——亚太区大数据应用透shi(视)》显示,迄今为止,亚太地区的各个企业在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方面取得的成功并不多,仅有1/3的企业表示在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超过一半的企业则表示进展不大。大约80%的一线员工认为改善数据的获取状况至关重要,但仅有19%的员工认为其总能获得所需的数据。

显然,面对2014年智慧城市的建设,大数据应用从表层走向深层是城市决策方和参与方需要充分考虑的。这里面除了突破技术障碍(对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实现智能化)外,更多的是制定大数据战略。大数据不只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一种商业行为,大数据的应用能否取得成功,将取决于管理层是否能够制定符合自身的大数据战略。”HDS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NevilleVincent告诉记者。邬贺铨也表示,需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它作为转变经济方式的有效抓手。如果说没有足够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数据挖掘,也就无法利用大数据发展的机遇。另外,大数据里面真伪难辨,垃圾和宝石共存,需要去伪存真。

第二道坎:标准制定

标准缺失,智慧城市将孤岛林立,变得非智慧

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对于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更是不可或缺。在2013年举办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中欧双方正式启动了中欧智慧城市合作。双方代表表示,中欧试点城市在合作框架指导下,尽快加强在智慧城市标准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2013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在第28次全会上宣布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该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袁媛担任召集人,这对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建立,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袁媛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标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智慧城市横向覆盖广、纵深跨度大、各地关注高,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对智慧城市的统一认识,特别是由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及相关信息化主管部门在规划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提出需要国家或部委出台相关的顶层设计来指导,同时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作为保障和支撑。目前虽然全国上百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各地都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和标准支撑,往往会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信息化开发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可能造成各个城市盲目建设、城市间应用形成更多孤岛和难以连通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毋庸置疑,智慧城市是由众多软件和信息服务支撑着,而智慧城市深入发展给软件和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来的软件服务需要像水和电这样的公共资源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更加标准化的方式去定义软件产品及服务。近日北京软件交易所总裁胡才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软交所牵头制定的北京首个软件成本度量地方标准已被应用于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目前支撑智慧北京的各软件标准已初具雏形。当然,软件服务的标准制定是智慧城市标准大厦中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记者了解到,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归纳起来由五大类别的标准组成,即智慧城市基础标准、智慧城市支撑技术标准、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标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标准、智慧城市应用标准。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工作不是从零开始的,是在很多信息技术标准、城市建设标准、信息化应用标准等基础上,开展推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更高阶段。

对于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工作,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和分析。当前,对于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需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如何遵循现有标准;二是如何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重点研制新标准;三是如何根据智慧城市不同场景需求,制定标准实施指南。

第三道坎: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匮乏,重复盲目建设将愈演愈烈。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智慧城市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盲目建设等乱象频繁出现。这是缺乏顶层设计的有效指导和约束的结果。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负责人赵勇这样表示。

记者发现,目前我国多个部委启动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明确公布的试点城市已超过200个,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与几年前各个城市争相发展云计算产业景象颇为神似。倘若通读一些城市提出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会发现其侧重点并不明显,更多的还是大而全的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智慧建设,好似每个领域若没有和智慧搭上,就觉得要拖试点城市建设的后退。对此,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教授甄峰指出,智慧城市不能蜂拥而上,需要从城市特点出发,寻找适当的发展路径与建设模式。可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各个试点城市决策者的必修课。

针对智慧城市的复杂性,赵勇认为其顶层设计需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以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为牵引,立足城市现实基础,强调城市区位优势,从全局视角出发进行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具体而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引下,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民生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等各种力量,综合理念、制度、方法、技术等多种元素的协同驱动,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业内专家指出,做好顶层设计,涉及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架构,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部署和分阶段推进,涉及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和机制等等一系列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个部委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3年上报至国务院。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引导。借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结束政出多门、盲目建设的乱象,进入统筹推进的新阶段。

相信,2014年会有大的收获。

最新信息

  时值年关辞旧迎新之际,智慧城市[详细]

推荐信息

  时值年关辞旧迎新之际,智慧城市[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