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用地名标注城市的文化气度

时间:2019-04-28 10:34:44  来源:嘉兴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曹起铭

  有的城市“首府”“中心”随处可见,有的城市“维也纳”“曼哈顿”层出不穷,还有的地方地名、路名多有重复……不规范的地名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日前,《嘉兴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将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街巷等四大类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现象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

  如果说,人是一座城市移动的图书馆,那么,地名就是记录历史的活化石。一个能让人留下美好记忆的地名,往往带有很深的地方烙印,讲述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脉络。放鹤洲留下过陆宣公寄情山水的惬意,曝书亭见证了朱彝尊的文采风流,长虹桥铭刻了乾隆皇帝南下的盛世图景……对于嘉兴人而言,当这些老地名脱口而出,人们脑海中闪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地方,还有世世代代流传的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正是无数个这样富含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地名,构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文化气度。

  好的地名各有千秋,不好的地名则往往都落入庸俗媚俗的窠臼。有数据显示,1986年至2016年的30年间,我国约6万个乡镇名字、40多万个村名被遗弃,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与此同时,新地名呈几何量级涌现,其中不乏“大、洋、怪、重”的地名:明明是普通的住宅小区,偏偏要以“天下”和“国际”命名;每个城市都有几个“曼哈顿”“维也纳”;充满生僻字或数字、字母的地名已经让人见怪不怪……这些地名乱象,有的是开发商为博眼球刻意进行的营销包装,有的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有的则是取名者懒得思考随随便便取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以这种不良心态给地方取名,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会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正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之一,孔子说,“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大、洋、怪、重”是表象,其背后的不良心态才是导致问题的根源。也正因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要坚持整治与纠偏相结合。以整治终结乱象,是为“治标”;以纠偏不良心态遏止乱象复萌,是为“治本”。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止庸俗化、西洋化、怪异化、重名化的趋势。

  好的地名,应该有文化气度,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样貌,可以赋予一个地方特别的意义,可以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还可以开口讲述历史。这既需要我们保护好老地名这一历史文化财富,也需要我们端正心态,使文脉的延展跟得上城建的延伸,让浸润江南历史文化韵味的地名文化流传千古。

最新信息

  城市品牌建设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详细]

推荐信息

  城市品牌建设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