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重点推荐

跨越媒介还原历史,传播中国好声音——读《晏阳初》

时间:2023-11-27 09:45:26  来源:民生经济网  作者:

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晏阳初》,带读者重温了“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波澜壮阔的一生。与大多数人物传记“类小说”的风格不同,作者苗勇的写作好像是站在“编剧”的立场,使文本显示出影视化的特点。读罢,就仿佛看完一部长篇历史正剧。这样一种介乎小说与剧本之间的叙述方式具有独特的品格,既带来陌生感的美学效果,又在读者接受方面产生重要作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范。

苗勇在后记中说:“书店里关于晏阳初的书籍,大多注重史料的收集、乡村运动的功绩,而忽略了对他本人的刻画。”出于这样的考虑,《晏阳初》没有着重介绍平民教育运动的举措,而是以大量文学想象对角色形象进行填充,致力于以精神品质展现晏阳初的个人魅力,着力描写他的为民情怀与爱国情操,使一个平民教育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幼时晏阳初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年龄却在做苦力的田二娃,心中埋下一粒同情劳工的种子。读书后他主动请愿去法国战场为华工服务,目睹同胞悲惨的遭遇心痛而愤怒,据理力争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并将此次经历整理成资料供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使用。在城市开展平教运动时,陌生小姑娘一句“什么时候你们到乡下教我们乡下人写字呢”打动了他的心,挂念着农民同胞,他将识字教育带进乡村。通过设计这些具体的情节,苗勇赋予晏阳初鲜活丰盈的肉身,我们看到他是如此感性,爱着身边每一个具象的人,同国家的命运共悲欢,与他人的遭遇同感受。

书中描写定县试验时,镜头不再聚焦主角,而是以不同的角度平行拍摄孙伏园置办农村读物、冯锐挑选新粮种、姚寻源改良医疗环境等画面,转而雕刻历史群像。此时,晏阳初只是剧情的串联者,每个角色才是他们各自篇章的主角。这些人物个个自愿奉献、一心为民,以合力形成一代平教人的共同性格,构成了那个年代为改善农民处境自愿放弃优越生活、融入农村贴近农民、狠抓实干的知识分子群像。

用晏阳初与平教会同人的信念来解释乡村平教运动的发生,解释历史发展的逻辑,显示了历史正剧的特色。以精神为骨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把平教运动的历史性格化,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质风貌,使读者自发地产生共情。

除了人物塑造,《晏阳初》的影视化写作还表现为大量运用跨媒介语言。这首先表现在以诗、歌入文烘托情感氛围。这里主要强调诗、歌与人物画面的搭配,好比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调动读者的感官来传递相应的情感,引入巴中的诗、“背二哥”唱的山歌都是如此。当然,音画同步最精彩的一幕,应当是到达定县后同人们合唱会歌的场景,简陋的办公室里大家一同吟唱“唤醒旧邦人,大家一起做新民”,振奋人心的歌词展现出年轻知识分子立志变革的理想抱负。几十年后,国际乡村改造运动受挫,晏阳初仍然不断高唱《中华平民教育歌》以勉励自己。

其次表现在远景切近景的拍摄角度。每次叙述平民教育运动开展到一个新地方或是推行一个新举措时,苗勇都会采用惯用的镜头语言,往往是先描绘一个模糊的远景,再将镜头拉近,点明清晰的人物主题。比如定县试验的开头,先写村里小孩子“看到一支骑着毛驴的长长队伍走了过来”,然后才点明这是前来工作的平教会同人。描写改革时,则常写村民们远远看见田间地头有城里先生的身影,后来才发现那正是在实地考察的晏阳初或其他角色。

再次表现在中断剧情的介绍与总结。凡有历史人物登场,苗勇都会插入涵盖生平、职位、主要成就等信息的正式介绍,最长达到两大段。这样的篇幅显然会中断剧情的连贯,但与历史剧中新角色出场时附有人物身份字幕的定格镜头非常相似,为读者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期待读者对时代产生更大的兴趣。此外,作者多次出场对剧情发展进行抒情性的总结评论,恰如历史剧中进行补充说明的旁白,为读者厘清历史脉络起着引导作用。

音乐、旁白的加入,画面的停顿定格,拍摄手法的选择,这些影视剧的特点融入传记的写作中,超出了人们对这一文体的既有认知,带有陌生感的美学效果。跨媒介的叙述产生动态的视点,在脑海中定格为有音乐、解说字幕、角度变换或一镜到底的动态画面。

苗勇在专访时说,“晏阳初精神品质的回归,以及我们对他实践经验的总结、继承”是一种必然。苗勇立足于当代中国,认为平教运动的理论对当下乡村振兴有借鉴意义,晏阳初的家国情怀和务实作风值得学习。

以精神品质刻画人物形象,以经典画面树立模范典型,最终是为了激励读者。书中很多情节无关平民教育家的身份,苗勇却精心揣摩人物台词,赋予其振奋人心的特点,使晏阳初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以此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

而就晏阳初平民教育的事业主线来说,苗勇把历史转化为正在进行时,把过去的文稿复原为人物互动的动态场景,再现演讲和采访的“现场”,以角色之口慷慨激昂地谈论平民教育工作的内容,而非照搬史料。书中反复出现的细节特写,比如晏阳初不愿乘坐汽车、出行只骑单车,平教会同人下乡后学说方言、身材变得黑瘦、与乡亲们亲切交谈等等,都旨在通过高频次的镜头复现使晏阳初等人的高大形象在读者脑海中扎根。类似摄影的写作让过往的历史鲜活,以更生动的形式成为当今红色教育与乡村工作的示例。

相较于过去传记固有的写法,《晏阳初》的影视化写作跨越媒介还原历史场景,拉近了读者与历史的距离,更具亲切感和吸引力。直观的画面、抒情的氛围避免了落入说教的窠臼,讲好了这个中国故事。今天民族复兴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正是这一故事的精彩延续。

(作者:唐小林,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俊洁,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人员)

最新信息

  本网讯 翁牛特旗自驾穿行领略独特[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翁牛特旗自驾穿行领略独特[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