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容市貌/城市规划

城市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看的

时间:2013-08-29 12:18:57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

好的城市和好看的城市并非一回事。而且,怎样的城市才能算得是真正好看的城市,也远不像人们习惯认为的那么简单。至少在现代意义上,真正好的城市首先必须是一个适合并能够全方位地服务于公众生活的城市。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至今也未能深入人心。我们当今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往往与之相关。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并非偶然,它缘于长期以来我们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观念与理论。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其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美国著名记者和自由撰稿人简·雅各布斯发表于1961年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便对有关问题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

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即使到今天,该书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都是极具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生存,或者死亡”—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引发过多少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雅各布斯在书中没有诉说面对生死攸关问题时应当具有的宏大叙事。恰恰相反,她主要讲述的是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她对现代城市提出如此拷问通过敏锐细致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并非城市规划专业人士的雅各布斯看到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以犀利的眼光对一些被城市规划界长期奉为圭臬的原则和思想进行了批判,引发了规划界对社会公正、生活多样性、复杂性、人性化等城市各方面价值的深入思考。此后,城市规划日益由关注物质形态和工程技术转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人本主义思想在规划中逐渐张扬。

雅各布斯的思想是从对城市的理解开始的。该书之所以被看作是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一个分水岭,因为此前,城市更多地是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或与之关联的空间艺术,因此城市规划更加侧重物质空间的设计,更加关注城市的物理形态。但是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首先是公众生活的场所,因此她更加关注的是使城市得以正常运行的机制。所以在她的笔下,城市不再只是水泥丛林,她更加关心下水道是否堵了,自来水是否干净,孩子们是否安全,公园的路灯是否能够照见黑暗的角落……因此,雅各布斯告诉我们,规划是城市中复杂关系和不同人群利益的协调过程,更多的是一个政治过程。我们怎样去规划和建设城市,取决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城市,从而怎样设定这种建设的目标。

城市如同生命的有机体,是一种极富动态和多样化的地方,是人们真实生活的世界。但是以往城市规划所描绘的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和城市蓝图,却常常试图把城市当作一种终极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因而往往与生活的需求相脱离。为此,雅各布斯指出,“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在处理城市问题时,我们会遇到一种基本的审美局限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在城市布局以及其他城市生活领域,我们需要艺术,需要用艺术的手法来使我们理解生活,看到生活的意义,阐释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本身和其周围生活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城市设计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让人失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艺术与生活的混淆。

雅各布斯强调城市的有机性特点,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城市的生活属性。她对城市生活所作的大量生动细致的描述,令我们看到城市生活的核心真实、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持一种对于生命的敬重之心和审慎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最新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推荐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